更多服务
以创业带动就业,宝山区多措并举护航大学生创业
日期:2023-03-02 浏览
《上海市就业促进条例》经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今起施行。这是时隔17年,上海再次颁布实施促进就业地方性法规。无论是对鼓励和规范灵活就业,还是通过创业方式实现就业、带动就业,都是一个好消息。

就读于上海大学机自学院机械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三年级的宁波小伙柴子涛,最近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就是“以创业的方式就业”——柴同学在毕业季,成了名副其实的“柴总”。

位于宝山区上大路668号418室的“上海墨圆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门牌已被挂上,而柴子涛也和同学探讨着研发项目:“这个类似于二次开发,把dlo引用进去。”

图片

最近是柴子涛和同学们的毕业季,原本应该四处投简历找工作的他们,却成了校门口“环上大科技园”里的一名创业者。为何有勇气踏出创业这一步?柴子涛说,最关键就是对自己所学的领域充满信心:“我做的是研发工业软件,能帮助企业减少人工,可能原来要5位工程师,现在可以缩减到1位工程师,这一块是蓝海,所以大家对这方面很有信心。”

图片

图片

在学校大门口的科技园,不仅自己的导师能方便前来作科研指导,熟悉的同学们也能随时过来帮忙,这让柴子涛充满了创业安全感。但柴子涛的专业领域是研发,开办企业他却是“门外汉”,而宝山区就促中心开展的“青年创业见习”不仅可以让柴子涛“见习创业”,还能获得生活费补贴。他没有后顾之忧地先行在环上大科技园内“见习创业”,解锁了创业基本技能之后,依然觉得自己具备创业条件,再“实操创业”,这样的设计令大学生们倍感温馨。

与柴子涛不同,目前就读材料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三年级的张佳星谋划创业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他烦恼的是已落地的拳头科研项目是否能成功找到优质客户。张佳星表示:“平台为我们拉到了南钢合作的机会,面对像是南钢、宝钢这样的央企集团,没有一个很成熟的体系就去洽谈业务是行不通的,这时候就非常考验平台和创业载体。”

张佳星从事的是油污分离环保新材料研发,而让他义无反顾选择创业的,是一次次成功的参赛经历。

图片

日前,宝山区就促中心的工作人员将一本红灿灿的证书交给了张佳星,他的科研项目在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上获得了上海选拔赛的优胜奖,而这些年的一次次参赛、获奖,让他对创业更具信心。“我们刚开始也是对自己创业比较担忧,但是通过多次大赛如‘互联网+挑战杯’‘中国创翼’等,我们在每一个比赛上都获得成绩,也获得了不少专业指导和创业机会。”张佳星的双眸闪着希冀的光芒:“如今的创业环境,让大学生们倍感安心,可以时刻感觉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环上大科技园经常举办小型沙龙,把我们这些比较年轻的在校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聚集起来,大家一起交流创业想法。”

图片

《条例》实施后,像柴子涛、张佳星这样的大学生创业者将获得更多扶持与保障,更轻松地实现“从0到1”。宝山区就业促进中心创业指导科工作人员介绍:“时隔17年,创业条例的再次颁布,是从立法上来保障创业扶持的举措与机制,帮助大学生创业者‘从0到1’。”

据了解,宝山区积极鼓励青年大学生创业,根据不同阶段、不同条件,青年大学生可享受免费创业培训、创业见习生活费补贴、首次创业一次性补贴、孵化场地补贴、创业贷款贴息和社保费补贴等一系列创业扶持政策,其中的优秀项目参加区人社部门主办的创新创业项目评选,如果获奖还可获得一次性的项目落地补贴。

图片

除了创业补贴政策,宝山区还建设了一批达标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依托创业孵化基地的资源,促进校区与园区的合作,为有创业项目的青年大学生提供项目孵化服务。

图片

图片

此外,宝山区还组建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为青年大学生提供团队搭建、市场预判、财务分析等个性化、实务性的公益创业指导服务。

“用创业的方式实现就业”,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宝山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