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服务
助企业解决资金难题、构建多层次为老服务体系……“联心宝”第十九期来了
日期:2022-09-13 浏览
为回应群众呼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上海宝山”每周开设“联心宝”专栏,集中反馈全区各单位和部门“大走访、大排查”、12345市民热线、社区通、媒体监督等各渠道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痛点典型案例。让我们一起看看近期有哪些“回声”吧。

“大走访、大排查”

为企排忧解难,及时解决企业流动资金需求

“受疫情影响,公司业务进展受阻,急需流动资金支持。”在走访过程中,宝山区大场镇收到上海明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求助。对此,大场镇第一时间组织专业投融资团队对接企业,精准掌握企业诉求,积极协调上海银行总行营业部,开通绿色审批通道,通过线上会议和线上申请,在10天内完成所有程序审批,为企业成功取得银行授信流动资金贷款。同时,大场镇积极探索科技型企业金融服务新路径,做好专业对接服务,帮助该企业成功获得科技金融中小微融资担保基金线上快贷,切实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构建多层次为老服务体系,提升老年人获得感

宝山区张庙街道60岁以上老年人有近5.3万人,约占户籍人口的43%,随着老龄化、高龄化形势加剧,综合为老服务需求更加迫切和多样。

对此,张庙街道统筹协调区域为老服务资源,依托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为老服务分中心、日间照料中心等,打造“1+5+10+X”为老服务体系,全面辐射社区,老人以家为中心,步行15分钟内便能享受各类便捷服务。针对腿脚不便老人“下楼觅食”难、纯老家庭不想单独开灶等问题,张庙街道成立长者食惠联盟,引导社会餐饮加入为老服务体系,切实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就餐需求,解决老年人“舌尖上的烦恼”。

 

近期,宝山区罗泾镇宝虹家园有居民在“社区通--身边事”版块反映:小区里中庭的长廊因长年失修,连日雨天,导致上方横梁倒塌,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收到问题后,居委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联系物业一同前往现场查看。由于此处是小区中心道路,居民来往频繁,尤其以老人儿童居多,一旦横梁掉落砸到居民,后果不堪设想。物业立刻安排维修师傅前往修复,不仅将倒塌的横梁修复了,还举一反三,将其它的横梁都彻底检查了一遍,并予以加固。目前,小区长廊已修整一新,居委干部和物业的及时处置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评。

 

 

卫生死角被忽视,创全行动焕新颜

宝山区高境镇共和二村小区居民在“社区通--身边事”版块反映:小区配电站旁边的角落卫生堪忧,常年枯树枝堆积,经过时还散发着臭味。希望尽快清理垃圾,还居民整洁的环境。

 

共和一二村居委了解情况后,立即联系物业进行现场勘查,恰逢街镇创全行动,“三驾马车”积极响应,顺势排摸小区多处卫生死角,开展集中整治行动。烈日下,居委、物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挥汗如雨,逐点逐处将枯树枝树叶、生活垃圾等清理干净。行动过后,那些被忽视的角落露出了原本的面貌,社区整洁了、生活舒适了,居民也满意了。

 

9月6日,上视新闻综合频道在“民生一网通”栏目播出题为《小门开放却不见“场所码”,监管能否跟得上?》的报道。主要内容为:市民张先生反映,其居住的宝山区海滨三村小区有3扇门,疫情常态化防控以来,其中2扇通车大门正常开放,唯有1扇小门没开。居民们说,以往这扇门可以方便地通达各种生活小店、医院,如果不开改走另外2扇大门,至少要多绕行25分钟,对于很多腿脚不便的老年人来说不太方便。居民拨打12345市民服务热线求助后,9月1日开始,小门于每天早上6点到9点,下午3点半到6点半分时段开放。居民进出小门都要扫场所码,但张先生这几天观察发现场所码不见了,担心是否会影响小区防疫安全。

对此,吴淞街道反馈,小门分时段开放期间,会安排志愿者值守,检查监督进出居民扫场所码。此外,后续将更新门禁系统,更新后进出小门皆需刷卡,为居民提供方便的同时也保障了小区安全。



















宝山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