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切实推动企业复工达产,着力稳定区域就业形势,区人社局第一时间与复工复产企业建立联系,安排专人服务,并持续提供“惠企云资讯”“联企云服务”“助企云招聘”等一系列企业用工保障线上服务。一方面通过“宝山就业”微信公众号主动发布各类就业服务、助企复工信息,转发各类惠企便民信息并主动推送给复工复产企业,对企业提出的各类服务需求,积极牵线对接相关部门答疑解惑;另一方面全力做好稳就业保就业工作,在短时间与224家企业取得联系,介绍了公共就业服务项目、政策以及相关用工发布渠道,并与企业建立了常态化联络机制。同时充分利用线上渠道多平台发布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已开展线上招聘活动50余场,提供岗位6000多个,着力打造“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的线上招聘服务模式。

社区通助力解决社区物资购买“最后一百米”


疫情期间,不少老年群体在“社区通”中留言反映不会使用买菜软件,无法抢菜、订菜等问题。吴淞街道吴淞新城党组织、居委会在获悉居民诉求后高度重视,多方协调资源,于4月5日至5月31日期间在“社区通”专门上线蔬菜包订购服务,居民在评论区留言即可订购,成为解决社区物资购买“最后一百米”问题的有力补充。据统计共提供各类蔬菜包685份,助力居民安心宅家、社区齐心抗疫。

设立更合理便民的核酸常态化点位


友谊路街道宝林六村为更好巩固防疫成果,推动常态化核酸检测更便捷、更快速、更利民。居民区党组织、居委会在工作推进中充分融入民主理念,利用“社区通”平台,开展“核酸常态化点位设置意见征询”,全面收集民情民意。此次征询得到了居民的积极响应,短短3个小时就收获了800多份建议。下阶段,宝林六村将梳理整合居民共性需求,确保点位设置合理、便民。

离校回家遇阻碍?符合条件即可回
5月23日上视新闻综合频道在“新闻坊”栏目播出题为《纬地路88弄居民求助居委不同意大学生回家》报道。报道称,宝山区纬地路88弄一位居民求助,女儿在同济大学读研究生,学校通知学生离校回家,多次向居委提出申请,但是对方始终不同意接收。
对此,大场镇表示,已与求助者取得联系,告知对方有学校开具的在校证明,有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回到居住地后配合社区相关防疫工作就可以回到小区。

志愿者跨区拿药,解独居老人燃眉之急
5月19日上视新闻综合频道在“新闻坊”栏目播出题为《共康五村居民求助跨区拿药》报道。报道称,家住共康五村的居民江阿姨是一位独居老人,一直都服用风湿免疫类的药物,不过由于疫情封控,目前药物已经断档两个月了。最近,江阿姨经人指点,在长征医院网上问诊配了药,但是如何跨区拿药又犯了难,于是向平台求助。
记者联系上了属地庙行镇政府,经过协调,志愿者开车陪同江阿姨去医院拿到了两款药物,可以满足一段时间的所用。记者也从庙行镇政府了解到,封控期间,他们每天要完成500单左右的代配药,40人次左右外区代就诊,还有30人次左右的放化疗、血透就诊,目前镇里有多部热线收集居民需求,一般在接到需求之后24小时到48小时之内就会解决居民的就医需求。